您的位置:首頁 > 相關資訊 > 行業新聞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無效后的付款規則與解紛路徑
時間:2025-08-18 10:26:16 來源: 作者: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無效后的付款規則與解紛路徑
一、合同無效的法定情形
根據2025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合同無效主要包括五種情形:
資質瑕疵:承包人未取得或超越資質等級,某案例中三級資質企業承接二級工程被判無效。
程序違法:必須招標工程未招標或中標無效,某政府工程因串通投標被認定無效。
轉包違法分包:承包人將工程全部轉包或主體結構分包,某項目因將混凝土工程分包給無資質單位被判無效。
規劃許可缺失: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某商業綜合體項目因未獲規劃審批被判合同無效。
內容違法:約定"背靠背"付款條款(如某合同約定"業主付款后我方再付款")被認定無效。
二、合同無效后的付款規則
質量合格情形:
參照合同約定折價補償,但補償范圍不包括利潤。某案例中,驗收合格的住宅工程獲賠成本價1800萬元,低于合同價2200萬元。
2025年新規明確,折價補償不得超過工程實際價值,某項目因材料漲價,法院委托第三方評估后調整補償金額。
質量不合格情形:
修復后合格:發包人支付工程款,承包人承擔修復費(某案例修復費占比15%)
修復后仍不合格:承包人無權請求補償,某案例中承包人賠償發包人損失260萬元
特殊情形處理:
承包人資質補正:竣工前取得資質的,合同有效。某企業竣工前升級資質,法院認定合同有效。
勞務分包有效:具有勞務資質的企業簽訂的勞務分包合同有效,某案例中勞務分包款獲全額支持。
三、解紛路徑的選擇與實務操作
協商調解:
行業協會調解成功率達65%,某2000萬案件通過建筑行業協會調解,15日內達成協議。
2025年新規支持"調解協議司法確認",某調解協議經法院確認后,執行效率提升3倍。
仲裁訴訟:
仲裁需有有效仲裁協議,某案例因仲裁條款約定"當地仲裁機構"未明確名稱被法院駁回。
訴訟中可申請工程款優先受償權,某案例通過保全在建工程,30日內實現債權。
創新解紛機制:
"分步調解+專業審理"模式:寧鄉法院將無爭議款項先行調解,某案件700萬款項3日內履行。
實地勘查調解:高臺法院通過現場勘驗,11天內解決裝修質量糾紛,調解成本降低40%。
行業專業調解:北京仲裁委引入工程造價師,調解周期縮短至15日,執行率達92%。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無效后的付款與解紛,需緊扣最新司法解釋,靈活運用多元解紛機制。企業應建立"風險預防-過程管控-高效解紛"的全流程體系,通過專業法律團隊介入,準確把握2025年司法裁判傾向,在保障自身權益的同時,提升糾紛解決效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關資訊
浩云動態RELATED
更多>>最新案例NEWS
更多>>2023-11-27
一般請律師打官司要多少錢?2024-10-25
遺產繼承紛爭:案例剖析與法律啟示2024-10-24
離婚財產分割中的遺產繼承權解析2024-08-06
工程合同糾紛法律解析案例:工程完工后對方以質量為由不付款2024-08-06
浩云律所助力企業破繭重生:成功代理廣告企業破產清算案2024-08-06
破產清算企業也有回旋余地?浩云律師助當事人成功破產重整保住資產